喜报 | 创新创业国家级二等奖+1
发布日期:2025-11-05   作者:医学院学办(团委)  浏览数:12

10月31日-11月3日,由共青团中央、中国科协、教育部、中国社科院、中国工程院、全国学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南京大学举行。我院作品“基于知识迁移的轻量化CNN模型面向临床场景ECG图像诊断心律失常系统”,在人工智能+应用赛道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,成功斩获国家级二等奖,不仅是本次比赛该赛道中兵团参赛作品最佳成绩,更是学院在医工交叉创新人才培养领域的重要突破。

项目简介

作品名称:基于知识迁移的轻量化CNN模型的面向临床场景ECG图像诊断心律失常系统

选送单位:医学院

指导教师:王丽 张爱梅   冯苗苗

参赛学生:袁钰琦 刘英豪 马睿成 马艺华 王尚祺 张静怡 李振钟 钟乐 寇丁月 刘楚

项目团队通过知识迁移与轻量化CNN模型等技术手段,已研发完成适配临床场景的ECG图像心律失常诊断系统,筛选出了高精度、易部署的智能诊断方案,目前已实现对房颤、房速的高效识别,能缩短诊断耗时,可解决现有心电智能诊断依赖电信号、基层落地难、AI决策“黑盒化”的问题。该系统已完成技术开发与测试验证,后续将推进落地应用,通过提供轻量化、可视化的辅助诊断工具,助力心律失常的精准早筛在基层医疗场景中普及和实施。

一直以来,学院始终秉持“医工交叉、创新赋能临床”的人才培养理念,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。通过组建专业指导教师团队、搭建优质科创实践平台、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活力,鼓励立足医疗实际需求开展科研探索,助力医学与前沿技术融合创新。

未来,学院将持续优化育人与科创指导模式,深化校内医学类专业的合作交流,协作推动医学与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,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资源与实践机会,鼓励更多学子以临床痛点为导向,开展有温度、有价值的科研创新。期待同学们,不负韶华、勇攀高峰,以青春之力赋能医疗健康事业发展,书写更多精彩篇章!

图文 | 刘英豪